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外來種亞洲錦蛙介紹及因應方式,請大家積極配合共同防治

  1. 亞洲錦蛙屬外來種生物,疑似為引進寵物蛙遭棄養,形成野外族群,因繁殖數量多、速度快、無天敵的特性,族群數量迅速擴大,平時躲常於樹皮、土壤及水溝內,不易發現,只有在下雨過後開始鳴叫求偶,又屬夜行性動物,成為移除上之困難之處,其求偶鳴叫聲影響民眾睡眠,造成民怨。
  2. 台灣於1997年於高雄縣鳳山水庫附近被發現,陸續發現此物種野外族群在台南關廟、高雄縣市、屏東縣市出現,南投縣自113年度開始開始接獲通報案件,可見本物種已快速由南向北入侵全臺,本(114)年度通報件數增加,目前以南投市、草屯鎮及埔里鎮通報數量最多。研究證實外來種蛙類移除最有效率之方式,發生初期即進行高強度之防除,以及落實移除在地社區化可達最佳效果。外來種移除需要投入長期的時間、人力、經費,以及各單位間的通力合作,達到防治成效。
  3. 有鑑於外來種發生初期即進行高強度之防除達可達最佳效果,建議以下作法,請大家配合執行:
    1. 改善棲息環境:住宅區旁之閒置土地,雜木雜草叢、阻塞溝渠、盆栽底部等為亞洲錦蛙喜愛之環境,針對通報地區,請通知地主清理改善,必要時舉證通報相關單位處理。定時噴灑病媒蚊防治藥物,加強溝渠及積水處,可一併滅除亞洲錦蛙之卵及蝌蚪。
    2. 協調成立在地社區團隊執行巡守任務:移除工作在地化,協助移除亞洲錦蛙,更能有效率抑制族群擴散。
    3. 宣導居民正確防治觀念:亞洲錦蛙目前非中央公告之有害生態環境、人畜安全之虞之原非我國原生種野生動物,現階段民眾可自行抓捕,因該物種受刺激皮膚分泌黏液,建議可戴手套補抓並暫時安置,後續通知公所及縣府人員做後續處置。